业务咨询热线

0564-3398888

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 展望2018年国内粮食市场:市场化进程加快
详细内容

展望2018年国内粮食市场:市场化进程加快

展望2018年国内粮食市场:市场化进程加快

2018-01-08 13:42:10   来源: 粮油市场报 

要点:2017年国内粮食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推进,主产区稻麦托市收购量同比下降,优质优价凸显,政策性粮源去库存进程加快。

预计2018年国内粮食市场结构性矛盾仍将持续,价格走势将进一步反映市场供需格局,粮食市场购销品质间量价将呈分化态势。

2017年国内粮食在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基础上再获丰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粮食播种面积16.83亿亩,比2016年减少1222万亩,下降0.7%;国内粮食总产量12358亿斤,比2016年增加33亿斤,增长0.3%,属历史上第二高产年。

其中,小麦播种面积3.6亿亩,比上年减少299万亩,下降0.8%,小麦产量2595亿斤,增产19亿斤,增长0.7%;

玉米播种面积5.32亿亩,比上年减少1984万亩,下降3.6%,玉米产量4318亿斤,减少73亿斤,下降1.7%;

稻谷播种面积4.53亿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稻谷产量4171亿斤,增加30亿斤,增长0.7%。

2017年国内粮食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推进,粮食总量虽供需宽松,但结构性矛盾仍较明显,阶段性市场行情走势频现,粮食市场优质优价、劣质劣价凸显。国内粮食各品种受政策支撑力度不一,区域间及品质间市场价格呈现分化态势,粮食品种间比价严重失衡。国内主产区稻麦托市收购量同比下降,政策性粮源去库存进程加快,尤其是玉米市场。预计2018年国内粮食市场结构性矛盾仍将持续,价格走势将进一步反映市场供需格局,粮食市场购销品质间量价将呈分化态势。

1、供给侧改革优化种植结构    玉米和小麦调减稻谷增加

2017年国内粮食种植结构趋于优化,主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快优化区域布局,在保证口粮作物稻谷、小麦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继续调减玉米面积,预计“镰刀弯”等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面积调减约2000万亩;市场紧缺的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27.5%,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优质稻、加工专用稻面积比例达到80%以上,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国内玉米面积已经连续第二年下降,较2015年累计减少4000万亩,降幅7%;与2015年提出的调减5000万亩的目标已经不远,乐观预计2018年有可能提前实现全部调减任务。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2017年秋冬播作物面积稳定、结构优化,预计冬小麦面积较上年稳中略减,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比例达到30%。国内粮食优质优价及土地流转推进,促使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国内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达1200万亩,涉及黑龙江、河北、湖南等9个省份的192个县(市)。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有利于保证国内粮食供给数量和质量,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规模化快速发展,有利于优化粮食品种结构。随着国内粮食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和玉米等品种市场化的推进,国内粮食产量的起伏波动预计进入常态化,预计2018年国内谷物播种面积仍将呈下降趋势,粮食产量仍将处于12000亿斤高位水平。

2、国内粮食市场化仍将推进    稻麦最低收购价或再下调

继2016年国内取消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及主产区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下调0.02元/斤后,2017年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下调0.03元/斤、0.02元/斤、0.05元/斤,这是2004年国内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以来首次全面下调;2018年国内主产区小麦最低收购价在连续4年保持不变后下调0.03元/斤,至1.15元/斤,国内粮食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推进;预计2018年国内主产区稻谷最低收购价仍将面临一定幅度下调。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坚持并完善小麦最低价政策,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以反映市场状况,形成合理比价关系。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围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口粮绝对安全,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和保护农民利益并重,稳定政策框架,增强政策灵活性和弹性,分品种施策,分步骤实施,逐步分离政策性收储“保增收”功能,激发市场活力,同步建立完善相应的补贴机制和配套政策。

全国政协2017年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第75次双周协商座谈会提出,保留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框架,增强政策灵活性和弹性,面向市场逐步改革最低收购价的形成机制;改进补贴方式,防止农民收入下降;以稻谷价格为重点推进稻谷、小麦价格改革,保持粮食生产稳定。预计2018年国内主产区小麦及稻谷托市收购政策仍将启动,托市收购量或呈下降态势。

3、政策粮源去库存力度不一   结构矛盾或促使优质优价

相关机构预计,2017/2018年度国内小麦供求结余量为2949.5万吨,玉米结余量为-800万吨,稻谷结余量为2425万吨;小麦及稻谷库存量趋增,而玉米库存量趋降。由于国家临储小麦“质差价高”,而国家临储稻谷拍卖底价明显高于市场价,2018年在国家政策性粮源拍卖底价未有明显调整的情况下,小麦及稻谷“去库存”进程仍将受到明显制约。截至2017年底,国内临储玉米库存量1.78亿吨。其中,2014年产临储玉米5300万吨左右的量在2018年将成为超期库存,需要抛向市场,2015年临储玉米库存还有1.25亿吨。因玉米拍卖底价贴近市场,预计其“去库存”效果仍将较好。

2018年国内三大主粮市场仍将处于去政策、去库存的进程中,国内居民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使得粮食有效供给面临较大的压力,阶段性有效供给不足与阶段性供给过剩仍将并存,这也将使得国内粮食市场优质优价、劣质劣价格局持续。国内土地流转的推进,导致生产主体规模化以及种植品种优质化,将进一步推动粮食市场化,价格将进一步反映流通市场供需格局。

4、国内加工业整合仍将持续   品牌及品质成为决胜关键

2017年国内经济整体稳中向好,生产需求平稳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成效明显。预计2018年国内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仍将较强,稳中向好的态势有望继续保持,不会出现大起大落,发展质量和效率有望继续提升,经济运行的品质将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加快转变。

随着国内主食品的消费需求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消费者正在向高端化及细分化发展,消费者对于高端以及高质量产品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消费者开始重视产品带来的自我认同感,产品细分不断深化,品牌及品质成为粮食各品种赢取市场的关键。

预计2018年国内粮食加工业整合仍将持续,加工企业规模仍将进一步扩大,加工企业数量进一步减少;下游市场进一步细分,市场竞争由以往单纯的价格战转变为品牌战。与此同时,国内食品质量要求严格以及供给端结构性矛盾存在,使得加工企业面临的采购压力仍存,加工企业因其规模以及产品结构不一,经营分化格局仍将持续,行业开工率整体难有明显改观,尤其是面粉加工行业及大米加工行业。抓质量及控成本仍将是国内粮食加工企业生存的关键,粮源市场采购将进一步柔性化。

5、粮食品种间内外价差变化  口粮进口仍增饲料粮或降

2017年国内粮食品种间内外价差的变化,使得玉米及高粱进口同比下降,小麦、稻米及大麦进口同比增加。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国内谷物及谷物粉进口总量2369.2万吨,同比增加15.3%。其中,小麦进口411.5455万吨,同比增30.61%;稻米进口356.7476万吨,增15.31%;玉米进口237.1456万吨,减21.61%;大麦进口828.2204万吨,增80.03%;高粱进口490万吨,减24.1%。

美国农业部最新供需报告显示,2017/2018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预计为2.684亿吨,再创历史纪录;大米期末库存1.4073亿吨,玉米库存2.041亿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最新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谷物产量为26.27亿吨,比上年增长0.6%;2017/2018年度全球谷物期末库存预计创7.26亿吨新高,比本已高企的期初库存高出2200万吨,高3%。

在全球粮食供需宽松及出口竞争激烈等因素施压下,预计2018年国际粮价整体仍将处于低位运行态势。由于国内外稻米及小麦价差仍将处于高位,加之供需结构性矛盾,预计2018年国内稻米及小麦进口量仍将维持较高水平;而在国内玉米“去库存”效果明显制约下,预计2018年国内玉米进口量仍将处于近年来低位。
6、粮食经营机遇与风险并存   新格局打破传统经营思维

2017年12月18日~2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让收储价格更好反映市场供求,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国内政策定调粮食市场化,使得市场经营主体面临的宏观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以往政策对粮价的支撑作用将逐步淡出,粮食贸易商面临的市场风险加大。与此同时,土地流转进程的推进以及加工行业的整合,使得粮食贸易商粮源收购及销售的议价能力降低。

国内政策推进粮食市场价格机制改革以及国家三大主粮政策性库存数量高企,将使政策对粮价走势的双刃剑作用凸显。国内粮食市场结构性矛盾仍存,将使粮食市场阶段性行情、区域性及品种性机会仍将显现,粮食市场将进一步细分,市场购销博弈将较激烈,“买方”与“卖方”市场仍将并存,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或将加大,国内稻麦市场价格重心或将下移,玉米市场价格重心或将上移,粮食市场贸易机会与风险并存。

随着国内粮食产业链上下游产业主体进一步规模化,加之粮食市场价格透明度提高,传统的粮食贸易方式难以持续。建议粮食经营主体转变传统经营思路,根据下游需求进行市场细分,与产区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生产主体加大合作力度,引导种植市场需求的品种,紧抓内在质量指标符合加工企业所需的优质品种;以市场贸易为契机,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及项目拓展贸易增值服务,进一步提高对粮食市场各影响因素变化、政策调整的敏感度以及快速反应能力;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把握贸易节奏,减少贸易流程,提升贸易水平,降低市场贸易成本;转变传统贸易方式,树立新思维,充分发挥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利用第三方平台,拓展贸易空间及渠道。


联系方式
更多
底部信息
更多

联系地址:六安市裕安区平桥高新工业集中区

Copyright © 2017-2020   六安鑫源米业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公司传真:0564-3398666

技术支持: 六安利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